NLP高级执行师:提升你的支持力 对比NLP执行师侧重于提升亲和力,NLP高级执行师更倾向支持力,...
NLP高级执行师:提升你的支持力 对比NLP执行师侧重于提升亲和力,NLP高级执行师更倾向支持力,...
销售软件:用心理学完成你的销售指标 升级销售软件,重构销售思维,你才能成为爆单高手!
财富软件:如何让钱爱上你? 深度挖掘你的金钱潜意识,帮你重新了解财富与自我的关系,去除你财富...
01
早上刷朋友圈的时候,
看到好友KK,又在感慨自己是不是霉运附体。
这个月,已经超过5次,看她发布类似的朋友圈。
似乎每个星期都至少发生一次“倒霉事”——
“每次只要忘记带伞,就一定会下雨!”;
“排队买东西时,总是另一队更快”;
“平时从没有迟到,今天领导早到公司,我就刚好迟到”;
……
看到kk发的朋友圈,底下有很多共同的朋友,都表示有同样的遭遇。
“这难道是所谓的玄学”?
其实,我也有相似的经历。
后来,学了心理学,我才知道有个很著名的“墨菲定律”,可以解释这个现象。
02
在心理学上,墨菲定律又称“倒霉定律”。
指的是,事情往往会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。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,一把是你房间的,一把是汽车的;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,会发生什么?是的,你往往是拿错了房间钥匙。
这个心理效应,来源于美国空军基地的以为工程师爱德华·墨菲。
有一次,他和上司对火箭进行减速超重实验。实验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。
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:
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。
安装的方法有两种。
结果竟然有人把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。
后来,墨菲总结了这件事情的教训。
提出了一个定律——
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,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,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。
这就是墨菲定律。
那为什么会出现墨菲定律呢?
从心理学上研究,有两个因素值得反思。
1、侥幸心理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?
和朋友约好了出门时间,以为时间很充足,先玩玩手机放松下。
结果,时间差不多了,打算出门就发现钥匙找不到,出了门刚好公车从你眼前开过,只能等下一趟。
好不容易记在公车,下了车,不知道约定的餐厅怎么走,用了导航在附近绕了几圈也没有找到。最后,就真的迟到了。
其实,这不是什么“倒霉”。
而是对一件事情心怀侥幸心理,没有做足功课。
2、自证预言
另外一个,是心理学经常发生的“自证预言”。
也就是心理暗示。
我们把生活中很多不幸的事情,归咎为“运气不好”。
但其实,并不是概率问题。
这背后隐藏着,你忽略的必然性。
当你过分担忧一件事情产生糟糕结果的时候,消极的态度正好影响着你的判断,于是担心的事情,就真的变成事实了。
所以说,当“我怎么这么倒霉”这句话说多了,真的很容易就变得倒霉。
03
在大学的时候,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有趣的游戏。
他找了几位同学。
然后告诉他们说:我一会说出几个城市的名字,你们听完之后看看哪个最印象深刻,但不会说广州,你们头脑里不要想广州。
等老师说完上海、南京、成都、西宁、兰州……等一系列城市之后。
接着问那几个同学,你们印象最深刻的城市是什么?
结果,很多同学都说……广州。
这个游戏一直让我印象深刻。
正如我们老师说的:有时候,你越刻意的不想发生什么,这件事越会发生。
这就是墨菲定律,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。
放到婚姻相处,孩子教育问题上,也是一样。
为什么你总是和另一半强调,不要乱扔袜子太脏了,吃完夜宵顺便洗碗不要太懒。
但他们还是每次,袜子乱扔,脏碗不洗?
为什么你总是拼命和孩子说“不能这样”。
但他们还是转身即忘,重复犯错呢?
其实,当你反复的强调一些不好的事情。
在听者心里,好的做法,他们可能都忘记了。
反而是不好的习惯印象深刻。深入潜意识,在不经意间,影响着行为。
04
你身边有没有“墨菲定律”的怪象?
如果是发生在你自己身上,
也许你可以省视一下,你有没有因为“心存侥幸”或者“自证预言”,导致重复犯错。
如果是发生在亲近的人身上,
也许你可以觉察一下,是不是你的负面语言正在给他们无形催眠?
当然,知道了墨菲定律这个心理效应的强大。
我们可不要只停留在,反思负面影响。
还可以多多利用这个效应,给我们创造正面积极的效果。
多一些正面的“心理暗示”。
让“心想”,真的变成“事成”!
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的心理学内容,觉察自己的行为模式和背后的心理学真相。
欢迎关注我们。
共勉。
……
作者:小璇。来源:本文系智慧行学院(wisdom-bank)原创,这里每天分享实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好文好课(婚姻、亲子、职场)。学习更多实用心理学,欢迎关注“智慧行学院”(NLP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)。
学心理,咨询4006009299.
看更多心理资讯,扫码关注“NLP学院网”官方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