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P执行师:一套实用人性手册 黄启团导师把他这些年的NLP使用心得,把所有的NLP工具技巧,全...
NLP执行师:一套实用人性手册 黄启团导师把他这些年的NLP使用心得,把所有的NLP工具技巧,全...
销售软件:给自己一次高收入的机会 升级销售软件,重构销售思维,你才能成为爆单高手!
萨提亚亲子:改变亲子关系,即是改写人生 深度挖掘你的金钱潜意识,帮你重新了解财富与自我的关系,去除你财富...
01
“我杀人、逃亡,但我是个善良的人”
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《红蜘蛛》?
这部20年前的电视剧,曾经是不少80后、90后的童年噩梦。
里面的女主角,有人是真惨,但在犯罪事实上,没有一个是无辜的。
其中一个叫“米兰”的坐台女,通过仙人跳的手段,勒索完钱财,转手就把人家的命给害了,想想都觉得可怕。
而更恐怖的是,这是改编自真实事件,这世上真的存在谋财害命的“蛇蝎美人”。
这几天,一场庭审引起全网的热议。
“主角”劳荣枝,正是《红蜘蛛》米兰的原型。
庭上的劳荣枝,戴着口罩,一脸憔悴,用最温柔的语调,说出最不要脸的话,玷污了“善良”这个词:
“你可以说我不优秀,但不能说我不善良。”
“别人不可能看出我是坐台女,我走到哪别人都说我有知性美。”
“我非常同情受害者家属,但我只有3万块,如果可以,想众筹赔偿。”
“这二十年,我循规蹈矩,除了炒股没有一件事是错的,我不是一个残忍的人。”
……
她否认警方的指控,把全部罪名归结到早已被执行死刑的前男友法子英身上。
她声称自己也是受害者,是法子英的“工具”,为他堕胎多次,小产那天也被逼去坐台。她不离开,是因为想引导法子英向善……
轻声细语、言之凿凿、情之切切、声泪俱下……如此楚楚可怜的模样,瞬间勾起了不少网友的“圣母心”,可怜她、同情她、洗白她——这是何其荒诞。
然而,我只能从她的那些话语中看出,这个女人,对于那7条无辜的人命,根本没有半分愧疚。
而如果知道她都做了什么,便会意识到,对她同情、心软,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。
02
7条人命,其中小孩仅有3岁
1996年,南昌。
自劳荣枝认识、爱上法子英,已经过去三年,劳荣枝丢下了教师的工作,跟着法子英到处漂泊。
这一天,劳荣枝坐台时盯上了一个有钱人——熊某,她用出色的外表,将对方勾引到出租屋,进行绑架勒索。
法子英用刀逼着熊某交出钱财,说出家庭住址,最后被一刀砍死。为了更好地毁尸灭迹,还对尸体实行肢解。
被残忍杀害的熊某恐怕没想到,自己身上带有家里的钥匙,后来成为了妻儿的噩梦。
劳荣枝和法子英用钥匙打开了熊某家门,此时熊某的妻子和3岁的女儿都在家里,她们最后全都成了法子英刀下的亡魂。
1997年,温州。
二人绑架了两名女性,抢钱、杀人,一气呵成。
1999年,合肥。
用同样的仙人跳手段,二人绑架了殷某,将其关在铁笼子里。
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,为了证明给殷某看,他们真的会杀人,击破其心理防线,更好地要钱。
法子英出门诓骗了一名无辜的木匠陆某到家中“装修”,在后者进屋后,将其残忍杀害。
后来,殷某还是被勒死了。
而法子英也在不久后被逮捕,唯独劳荣枝在法子英的掩护下,逃之夭夭。
7条人命,其中还有个3岁的小孩,血迹斑斑,骇人听闻。
法子英毫无疑问是一个冷血无情的杀人犯,罪不容恕。
劳荣枝呢?
她本是家人、邻居眼中的乖乖女,学习好,颜值高,当上老师,前途无量。
如此“品学兼优”的她,却偏偏爱上了一个坐过牢、有妻有子、大自己十岁有多的法子英,为其不顾一切地私奔,乃至一同绑架、勒索、杀人。
表面看上去,她说自己是被逼的,似乎还挺像一回事,毕竟一个“弱女子”,又怎能拗得过一个有前科的大男人?
然而,对于那几个破碎的家庭而言,她就是最恐怖的“恶魔”。
在幸存者口中,她与法子英的有着不用说出口的“默契”。
在“可怜”劳荣枝时,不妨想一想,无辜的木匠陆某,是3个孩子的父亲。
他的惨死,导致其妻子精神一度崩溃,3个孩子无法正常读书早早辍学,彻底改变了这一家人的命运。
陆某妻子这二十年来,年年都在打听、追问劳荣枝是否已经落网,家里的老人到死都没等到好消息。
有人看到了劳荣枝“人畜无害”的面容,听到了她“温柔善良”的话语,便觉得或许她是个“好人”。
那么,受害者家属的悲痛,难道就不值一提吗?
03
为所欲为的反社会人格有多可怕?
历数诸多凶案,我们会发现,不少犯罪嫌疑人,并非像是影视作品那样,长着一脸“凶相”,反而看着像个老实本分的普通人。
比如劳荣枝,在她隐姓埋名的20年里,她做过销售,做过酒托,交过男朋友,学过画画、跳舞……
分过手的男朋友还想着她,认识她的人都觉得她是个细心温柔的好人,她朋友圈也是岁月静好,还会为高以翔的猝死而难过。
可只要一想到7条人命因她而死,这些“美好”全都变得了狰狞。
同一个人为什么会呈现出两幅截然不同的面孔?
大概有人第一反应,就是“反社会人格”。
“反社会人格”的概念,最早由美国临床精神病学专家玛莎·斯托特教授提出,指的是一个人对做错事缺乏良知,具有高攻击性,低羞惭感等特征。
这个名词我们时不时挂在嘴边,但未必真的了解,反社会人格的人,具体有哪些表现。
有部电影名为《坏种》,9岁的女主角艾玛正是反社会人格的典型,在其身上,我们能总结出一些“特点”:
1、特别有魅力
9岁的艾玛天使般的脸,笑容迷人,人还聪明,能言善辩,学习优秀,获奖无数。
种种这一切,令她从里到外散发着一种特殊的魅力,比起普通人更加迷人。
而这种魅力,可能是伪装的,也可能是不自觉的。
2、善于伪装
艾玛的笑容乍看之下的确像个“小天使”,可细思极恐的是,这是她一遍遍地对着镜子练出来的,目的是为了降低别人的戒心,获取信任。
她还很会装可怜,博同情,说谎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。
当她父亲发现她的罪行,打算让她在睡梦中死去时,她先一步察觉,并在对峙中,装成弱势的一方,诱骗邻居杀死她父亲。
最可怕的是,她对不了解情况,前来安慰自己的姑姑,也在装:“我回家之后还能吃冰淇淋吗?”
3、善恶观淡薄,如冰山般冷漠
电影中的艾玛,从同学、老师、保姆,甚至亲生父亲都杀了个遍。
善恶对错或许清楚,或许不知,对她的日常生活却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。
即便亲手把同学推坠崖,被质问时也就说了一句“我推一下,他就下去了”,毫无愧疚之心。
没有惊慌、没有恐惧、不会自责、不会做噩梦,人命在她眼中堪称最不值钱的东西,对于其他生命都如冰山一样冷漠。
当影片开头,艾玛吃着早餐,冷淡地说出“外面有只死猫”,或许已经定下这出电影的基调。
04
是杀人魔头,还是无知少女?
细数上述三点,你会发现,劳荣枝基本上全都符合。
跟她打过交道的人都觉得她“好”,都40岁了,还能是最受欢迎的“酒吧女神”,哪怕被逮捕后拍的照片,那微微一笑都极具“亲和力”。
而对于曾经犯下的滔天大罪,却避重就轻,在法庭上显得“弱势”、“可怜”。
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认为:“很多成年人犯罪,看似是成年以后的问题,但根源其实在未成年时期。而人的命运取决于早年的被抚养方式。”
许多悲剧发生的背后,的确与童年时的经历有着密切联系。
也有人分析,劳荣枝从小到大都过于听话、顺从,被教得太过懂事,被压抑得太多,所以更容易敢于挑战权威、离经叛道的人产生爱慕,只因对方敢做她不敢做的事。
同样因为过于听话,她没有自己坚定的价值观和底线,总会以别人的观点为主。而且缺乏反抗的勇气,也更容易被人控制。
遇到好人,跟着向善;遇到坏人,要么跟着变坏,要么害死自己。
然而,这并不能成为脱罪的借口。
我们更应看到:
劳荣枝之所以能够逃亡二十多年,离不开当年法子英多次为其脱罪,提供虚假信息误导警方,这与她的“工具”一说相悖;
命案发生的关键,都在于她率先完成“诱骗”这一步骤,才有后面的惨案;
去年她被逮捕时,曾否认自己的真实身份,直至DNA对比成立,无可辩驳;
法庭上她的态度,不像是对那7条直接或间接与她相关的人命,有过半点的愧疚。
案件已经过去多年,我们也不是法官,无法专业地判定劳荣枝说的是真是假。
但单看这几个疑点,我就不信她是“无辜”、“善良”。
正如鲁迅先生所说:
“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,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,对面是弄孩子。楼上有两人狂笑;还有打牌声。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。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我只觉得他们吵闹。”
这世上没有感同身受,针不刺到肉里,是感觉不到痛的。
不是受害者家属,就没有资格说“原谅”。
我还是希望,把善良用在值得的人身上。
比起手上沾满鲜血的犯罪嫌疑人,受害者家属,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人。
……
作者:凰兮,一个爱听故事的撰稿人。来源:本文系智慧行学院(wisdom-bank)原创,这里每天分享实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好文好课(婚姻、亲子、职场)。学习更多实用心理学,欢迎关注“智慧行学院”(NLP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)。
学心理,咨询4006009299.
看更多心理资讯,扫码关注“NLP学院网”官方微信公众号